【骨科】陆川县人民医院骨科常规开展椎间孔镜等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布日期:2023-03-16浏览次数:1436陆川县人民医院
近来,陆川县人民医院骨科成功开展椎间孔镜技术等多项微创脊柱技术,使不少腰椎疾病患者消除病痛,开启陆川县人民医院在脊柱疾病微创治疗的新篇章!
病例分享 

李阿姨,42岁,因“反复腰部疼痛伴右下肢疼痛、麻痹一年”来诊收治骨科,诊断:“腰5/S1椎间盘突出症”。完善相关检查后予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隔日能下地自如活动,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天已完全康复。



术前腰椎CT检查,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引起症状


术中精准定位



术中取出压迫神经根髓核,神经恢复松动自如,切口约0.8cm



术后恢复良好
科普时刻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相关知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见病症,严重时会引起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肌肉麻痹等症状,此外还有可能引起“马尾神经综合征”,具体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及下肢瘫痪,需要尽快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有明确的神经根症状、体征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间孔狭窄等患者,都可以通过椎间孔镜的微创手术(切口仅为0.8厘米)将突出的椎间盘取出来从而解除神经压迫,来使腿上的麻木和疼痛症状消失。
椎间孔镜技术?

椎间孔镜技术作为脊柱微创的革命性创新技术,对于腰椎所有类型的腰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盘源性腰痛等病症的治疗,都有着不可比拟的良好效果。通过一个很小的切口从患者身体侧后方或者后方的安全区域进入椎间盘突出周围进行手术,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重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创口仅8mm,创伤小,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在椎间孔镜下神经根放大几十倍,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易被患者接受。


椎间孔镜技术的优点
1、安全性高:手术在20倍放大的可视下操作,视野清晰,不需要破坏椎旁肌、韧带、无需咬除椎板,脊柱稳定性不受影响。
2、定位精确、目的直接:采用镜下靶向定位穿刺技术,准确摘除突出髓核。
3、术后无疼痛:局麻下完成手术,能与病人互动,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术后立即缓解疼痛。
4、创伤小不易出血:术中创伤小、出血少,皮肤切口仅约7毫米左右。
5、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康复快,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平均6周左右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分享
返回列表>>